生產工序簡況:
①配料工序:
機組----料鬥(單一礦物原料)、料倉(混合料)、除塵罩、電腦計量控製、皮帶機等。
工藝----單一礦物原料人工投入料鬥,由電腦計量控製係統按配比由料鬥自動投料到料倉,全部原料在料倉混合後通過皮帶機輸送到造粒機組。
②造粒:
機組----攪拌機、造粒機、料鬥、控製係統等。
工藝----工序①調配好的混合粉料由皮帶機輸送到攪拌機,由電腦計量加入水玻璃後進行攪拌,攪拌均勻後下放到料鬥,經料鬥收集後投入到造粒機進行造粒(造粒過程類似於滾元霄),完成造粒由皮帶機輸送到烘幹係統。
③烘幹:
機組----回轉幹燥機、電熱風爐、餘熱輸風係統、提升機、控製係統等。
工藝----工序②完成造粒後,由皮帶機輸送到回轉烘幹機進行烘幹。初始投產時,烘幹機熱風由電熱風爐供給,待生產正常運行後,燒結爐餘熱經餘熱輸風管道供給烘幹機,電熱風爐則作為熱源補充。烘幹機運行溫度為200度左右。烘幹後的顆粒,由提升機輸送至篩分機。
④焙燒前篩分:
機組----振動式篩分機、破碎機、皮帶機、料倉、控製係統等。
工藝----工序③完成烘幹後,由皮帶機輸送到振動式篩分機進行篩選。10-60目之間的顆粒輸送至焙燒爐進行焙燒,10目以上的顆粒輸送至破碎機進行破碎並重新篩分,60目以下的顆粒返回工序①重新利用。
⑤焙燒:
機組----電熱式焙燒爐、冷卻機、餘熱回收係統、提升機、控製係統等。
工藝----工序④分選完成後,符合規格要求的顆粒輸送到焙燒爐內進行焙燒,焙燒爐為電熱爐,工作溫度在800-900度之間。焙燒過程中為均勻受熱,爐內膽為轉筒結構,旋轉運行。完成焙燒後進入冷卻機組進行冷卻並回收餘熱。冷卻後的顆粒進行包裝前二次分選。
⑥焙燒後篩分:
機組----振動式篩分機、皮帶機、料倉、控製係統等。
工藝----工序⑤完成焙燒後,冷卻後的顆粒由提升機輸送到振動式篩分機進行篩選。10-60目之間的顆粒輸送至成品料倉,10目以上、60目以下的顆粒分類回收利用。
⑦包裝:
機組----電子稱量裝置、自動包裝機、控製係統等。
工藝----成品倉中的焊劑,經自動稱量與包裝係統完成包裝後入庫。
6、其他說明:
①在焊劑生產過程中,配料、篩分和破碎工序會產生少量粉塵。整條生產線采用兩級除塵方式,設置旋風式抽風機、脈衝布袋除塵器、風機、風管、吸風罩組成的除塵係統,工序①至⑦共設置9處吸風罩,由布袋除塵器收集回收,確保車間粉塵達到國家相關標準要求。
②生產過程所消耗的能源以電力為主,包括設備驅動、烘幹與高溫焙燒均使用電能。其中,焙燒工序設置餘熱回係統,將高溫空氣輸送至烘幹工序,以利節能。
③焊劑生產過程不產生有害廢棄物。